當前軟件定義存儲經歷的六個相對不同的階段,原有模式在不斷發展,新模式也接連出現:
硬件分離——軟硬件之間連接解綁,讓終端用戶能使用商用服務器,構建自身存儲解決方案。
定制化解決方案——主要由對象和文件存儲驅動,見證了設計專門在商用硬件上運行的存儲軟件的興起。
定制SDS設備——基于軟件的解決方案,作為具有認證和測試配置的打包設備出售,提供可預測和可擴展性能。
抽象的SDS解決方案——新一波產品,可根據指標和QoS提供存儲資源的軟件產品,與使用的硬件無關。
合作伙伴模式——供應商將SDS產品作為解決方案和基礎架構提供商集成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進行銷售。
云存儲——公有云持續占據主導地位,許多企業已經改進、重寫或開發在公有云上運行的存儲解決方案,將虛擬實例轉變為存儲設備或HCI平臺。
容器存儲——運行在Kubernetes集群上,用容器來交付存儲資源。
2023年關于軟件定義存儲的預測
一切皆SDS。 英特爾(和 AMD)x86 足夠強大,能滿足最密集的I/O 需求。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大量內核,包括新的指令集、更快的 DRAM、更快的 I/O 通道、更快的網絡和存儲。 Arm 市場提供了構建更高效解決方案的選擇,因此SDS在該平臺上針對特定用例(如對象和文件存儲)獲得了更多關注。
進一步集成。硬件供應商繼續向服務器和操作系統提供更多功能。超大規模企業已經在利用這些功能,未來還會有更多選擇?,F在已經看到ZNS和NVMe命名空間等功能有了對硬件的更多控制。SmartNIC(智能網卡) 在通過擴展預處理數據、檢測異常和實施數據保護等功能分擔軟件工作。
更好的數據管理。軟件定義存儲現在不僅是存儲軟件本身。SDS需要通過擴展文件系統和新API來解決正在出現的數據管理問題。如數據保護和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應該是文件系統的功能。
云原生擴展。 隨著HCI和專用“存儲設備”內置到公有云,云原生解決方案會繼續增加。 這些解決方案將具有基礎架構感知能力,并能夠按需擴展/縮減。
數據移動性改善。 當前已經看到數據移動性方面的一些改善,如 Hammerspace和 Weka能在集群和對象存儲之間移動數據。 例如NetApp現在允許將本地存儲復制到AWS FSx for ONTAP。如果混合云想走到最后,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移動能力。
存儲即服務。不只是按需購買,還可以讓開發人員根據業務應用的需求使用和返還存儲資源的能力。CSI(容器存儲接口)已經為Kubernetes提供了這種功能,而超大規模云廠商則可以通過API提供存儲。 我們需要更多從存儲消耗中消除人為因素,并需要更多的AIOps優化技術(數據管理要求的一部分)。
未來獲勝的將是那些具有靈活消費模型、對硬件零依賴以及支持數據管理和移動功能的存儲解決方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2023年SDS市場預測